在家长群里,经常会听到关于自闭症“工具手”的讨论,甚至有些家长对此感到恐惧。“我家孩子卡在工具手这个阶段了”“宝宝工具手情况减少了,是不是进步了?”“大家说的工具手表现,我家宝宝也有”。这些担忧和疑问,其实反映了家长们对“工具手”这一现象的误解。本文将帮助家长们分清孩子的“工具手”是否与自闭症相关,并提供实用的观察原则。

什么是“工具手”?

“工具手”特指自闭症儿童使用他人的手来表示愿望和需求的行为。1961年,工作小组将自闭症儿童使用他人的手来表示愿望和需求的行为描述为“使用他人的一部分”,并将这种行为归因于自闭症儿童“情感关系的严重和持续的损害”(Creak 1961, p. 502)。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沟通形式”,与“对他人作为人的意识的损害”有关。

2个原则帮你分清

  1. 是否有眼神交流或情绪起伏

    • 在孩子牵着大人的手之前,他是否有表达“想要、想玩”的意图?牵着大人的手时,是否有眼神交流或情绪起伏(如很急、很强烈)?

    • 观察要点:普通孩子在寻求帮助时,会先看向家长或用手指出物品,再寻求帮助。而自闭症孩子在使用“工具手”时,往往没有眼神交流,仿佛家长的手只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2. 是否专注于动作

    • 观察整个过程,孩子是否只专注于动作,机械地使用你的手,没有理解或意识到帮助者的角色?也没有欣喜、感激等情绪外露?

    • 观察要点:自闭症孩子在使用“工具手”时,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动作上,如打开包装、拿到物品等,而不关注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但普通孩子只会聚焦在目标物上,并且不断催促大人。

如何区分“工具手”与普通行为?

  1. 缺乏互动

    • 无眼神交流:普通孩子在寻求帮助时,会先看向家长或用手指出物品,再寻求帮助。而自闭症孩子在使用“工具手”时,往往没有眼神交流。

    • 普通孩子的表现:即使不会说话,也会用眼神或表情传达自己的意图。

  2. 无语言沟通

    • 自闭症孩子的表现:他们不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如“帮我打开”或“我做不到”,而是直接采取行动。

    • 普通孩子的表现:即使不会说话,也会用眼神或表情传达自己的意图。

  3. 专注于动作

    • 自闭症孩子的表现:在使用“工具手”时,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动作上,如打开包装、拿到物品等,而不关注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 普通孩子的表现:只会聚焦在目标物上,并且不断催促大人。

  4. 刻板重复

    • 自闭症孩子的表现:把大人的手当做工具,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下都会使用相同的方式。

    • 普通孩子的表现:大人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会想别的办法,或换一种方式去达到目的。

  5. 联合关注测试

    • 测试方法:当孩子牵你的手去拿东西时,试着叫他的名字。普通孩子会给予回应,抬头看看你。但自闭症孩子完全不关注,说明他们的联合关注力很差。

观察要点

  1. 任务难度

    • 考虑这个任务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太难了,他真的打不开?够不到?无法独立完成?

  2. 行为频率

    • 记录行为的频率。每天多少次,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是否始终如一?

为什么不要过度解读?

每个宝宝小时候,都有过一段“肢体表达”时期,拉着妈妈的手去寻求帮助,这并不一定是“自闭症工具手”。家长们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更不要过度解读。每个孩子的发育速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关键在于观察和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

实用建议

  1. 多与孩子互动

    • 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鼓励他们用语言或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玩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增加互动的频率和质量。

  2. 提供适当的帮助

    • 当孩子需要帮助时,不要立即接手,而是引导他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如果任务确实太难,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但要让孩子参与到过程中来。

  3. 观察和记录

    • 记录孩子使用“工具手”的频率和情境,观察他们的行为是否有变化。如果有任何疑虑,及时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儿科医生。

  4. 增加户外活动

    •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接触自然,增加户外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

结语

孩子出现“工具手”并不一定是自闭症的表现。通过掌握2个观察原则,家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关键在于观察和理解。多与孩子互动,提供适当的帮助,记录行为变化,如果仍有疑虑,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冷静、理性地面对孩子的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Creak, M. (1961). Childhood psychosi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5258), 502-506.

  2.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手册》]

  3. [《儿童心理学》]

安心AI的推荐

通过孩子的绘画、笔迹等,可以利用安心AI心理评测智能体,精确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和性格特点。安心AI不仅能够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还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无论是适应新环境还是克服困难,安心AI都能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助力孩子的全面发展。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帮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